2024年全国团体标准绩效评估结果正式公布,在行业震动、近5000家社会组织面临标准发布资格被取消的严峻形势下,苏州市香山帮营造协会凭借对传统建筑技艺的规范化整理和扎实的标准化工作,从全国8259家注册组织中脱颖而出,成为顺利通过评定的3268家组织之一。此次评估以"清除无价值、低质量、抄袭化标准"为目标,重点整治技术内容重复、专业能力缺失和"僵尸标准"三大行业痛点,而香山帮协会正是通过对标准制定的高度重视和科学规划,不仅成功保留了团体标准发布资格,更为传统工艺的标准化建设树立了典范。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者,香山帮营造协会深刻认识到标准化建设对传统建筑技艺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2023年,协会正式构建了完整的传统建筑营造标准体系,相继发布三项核心标准。这一标准体系的建立,标志着香山帮技艺传承从经验传承迈向标准化发展的新阶段。其中,《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规范》因其专业性和创新性,获得了全社会的高度评价,为传统建筑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可复制的标准化范本。
香山帮营造协会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始终恪守原创性原则,严格将技术内容与现有标准的重复度控制在30%以内。其核心成果《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规范》系统记录了该流派特有的营造技法、世代传承的精密尺寸规制以及独具特色的专业术语体系,完整展现了这一非遗项目的工艺精髓和地域特色。这种坚持原创的标准化实践,不仅完全符合现代标准平台的核查要求,更将传统工匠的口传心授转化为可量化、可验证的技术规范,为香山帮技艺在当代建筑市场中确立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实现了非遗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有机统一。
香山帮营造协会汇聚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专业团队,其成员涵盖各级代表性传承人、技艺精湛的工艺大师、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骨干以及来自高校的专家学者。这支多元化的人才队伍在标准制定工作中各展所长,既保证了技术标准的科学严谨,又确保了实践应用的切实可行。为确保标准化建设的系统性,协会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从传统技艺的传承保护到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从工艺流程的规范操作到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形成了一套环环相扣的标准化链条。正是这种强大的专业支撑和完备的体系架构,使得香山帮营造协会在面对"三无"短板时能够快速响应,通过精准施策有效提升评估成绩。
香山帮营造协会始终将标准的落地实施作为工作重点,通过与会员企业签订"承诺书",明确要求在古建筑工程中严格遵循香山帮技艺标准。早在多年前,协会就对各类技艺流派进行了系统梳理,统一了操作规范和工具使用标准,有效避免了标准制定与实际应用脱节的问题。为促进技艺传承,协会定期举办传承人收徒仪式,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将标准化要求融入日常实践,切实推动香山帮营造技艺的活态传承。这种注重实效的工作方法,不仅使标准体系在行业内获得普遍认同,也为协会在标准化建设评估中赢得了优势。
香山帮营造协会成功通过全国标准平台核查,不仅保住了团体标准发布资格,更为传统建筑技艺的传承发展开辟了新路径。这一成功实践为非遗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协会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持续完善标准体系,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同时提升标准的科学性;积极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平台,促进传统工艺与现代产业的有机融合;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既守护了技艺原真性,又为其注入了时代活力。在当今行业深刻变革的背景下,香山帮的经验证明,唯有坚持标准引领与创新驱动并举,方能让千年技艺在传承中永葆生机,在发展中绽放异彩,为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型提供可资借鉴的范本。